【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你看過愛情不用翻譯嗎?(Lost in Translation)」

我住在東京的郊區,這裡沒有Lost in Translation的霓虹與繁華,夜晚街道很黑,天空很乾淨有星星。

Lost in Translation裡面感受到的是一層煙霧朦朧瀰漫的窒息感,我則像隔著一塊厚厚的玻璃,看每個人卻接觸不到他們。

到學校通車加走路一個小時,昨天是開學典禮,我取了一個新的名字,但我知道所有事情不會重新開始,不管是痛苦的快樂的、過得去的過不去的,都會跟著時間向前,就算自己停留在原地。

跟著小寶看全中國最火紅的加藤嘉一在中國的視頻,視頻訪問他中國與日本兩岸大學生的不同,加藤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腔),最大的不同就是日本大學生很早就社會化了,他們不會想著要買車買房子,他們每天通車一個小時、打工平均五個小時,大三就開始找工作,不會有社會接軌的問題。

昨天在車上,小寶開了梁文道訪問駱以軍和董啟章的片段,梁文道說,到頭來,台灣與香港都會面臨到一個經驗匱乏的問題。(PS)

我離開了,但再沒有像任何時候,說話也瀰漫著濃濃的鄉音。

上週六我們碰到了一個馬來西亞人,美國長大,小寶問她會不會有認同上的問題,她說,不會,她覺得自己就是馬來西亞人。教授說,沒有identity的人就像沒有根的人。

我是一個黑頭髮黑眼睛的亞洲臉孔,遇到的每個日本人都向我說日文,期待我以日文回應,我開口是英文、看資料是英文,也常常在學校用中文溝通(中國留學生占了一半以上)
我們到超市比菜價、買深夜打折的熟食,早上一杯咖啡加上便宜的牛奶,油阿鹽阿解剖食材探探自己的胃,開銀行帳戶、辦手機、註冊ID、打掃、垃圾分類......這些事情佔了生活的大半,換了一個地方就要重新來過。

"お名前は?""What’s your name?"
自我介紹,我永遠沒有準備好這一題。


PS.他說,會面臨到這種問題的作家,一定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文壇的份量)但是兩者都跨越了這個問題,他們不只是對著島上的人說話,他們還想著世界上哪裡哪裡,與世界平行的進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Someone】張懸,七年

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