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2的文章

最後的中國行 x 消失的時間感

圖片
  今年把整個暑假空下來。當朋友都找到工作/或是確定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還在這裡,恍恍惚惚,。   三個禮拜,上了現代舞課、當了論壇的志工。早上打打字、把沉積已久的冬天衣服拿出來洗,在陽光正好的頂樓天台曬棉被,看了很多電影,讀了一點心靈的書。   要把自己丟入一個循環很容易,這個社會建構地太完整,一不小心就在都市的軌道上。讓自己放鬆、讓自己感受單純的快樂卻很難。   從畢展結束之後的兩個月,趕了三份旅行的企畫,期間可能還包括)一修再修,地點一改再改,很好,終於拿到了補助。(雖然之後還有和Dylan同行的困難&報發票等等複雜的事情...至少先咬到了這塊餅。)   從文玲告訴我:我覺得你一直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我就瓦解了。再用力也想不出什麼東西來,畢展當天,她溫柔地(天啊極其溫柔)告訴我媽媽:於蝶太聰明了,所以她會很辛苦。我不知道,我怎麼做你才會點頭呢?   我告訴自己要重新開始,卻漸漸發現自己手握一片空白。鬼說:通常當你"想要"(意圖)去做一件事的時候,都做得還好。   我們的人生從A點到B點,回台中,我問退休的老爸在做什麼?他說,學畫畫,因為最好打發時間。   聽他這麼說,我好難受。   人生是一張一張牌, 一個月的時間,好好漫遊,我的計劃很簡單,先在七月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好,放在一張一張牌上...  四年的台北生活, 在小劇場的主角們紛紛去當兵之後,該放入甕裡了,越沉越香。   重新洗牌,各位客官,下好離手。

2012台灣國際品牌論壇:一個小志工的觀察心得

2012台灣國際品牌論壇:一個小志工的觀察心得     品牌是什麼?來自台灣各地、各行各業的好手,像是朝聖一樣,7/3、7/4到2012台灣國際品牌論壇尋找答案,今年主題:品牌生活學,場場爆滿。   品牌是什麼?大師們提供了很多答案,卻不一定是一切的答案。當所有人都想從世界第一大社群”Facebook”找到與消費者溝通的方法,其大中華區的總經理Arrow說:「溝通成本一直在下降,要建立品牌很難。」,其實人對品牌的認知沒有變,只是訊息技術一直改變。品牌可以透過消費者打卡、按讚來宣傳,只是這些動作就表示消費者真的在乎品牌了嗎?AirAsia 執行長 Azran Osman-Rani說:「 If you have to be global, you have to be crazy!」多好的一句話!Air Asia果然用一種瘋狂的「消費者享受多少、付多少的」價格策略趕上了亞洲航空第一品牌:Singapore Airline。   上午為共同的演講,而下午,主辦單位以三個策略來探討品牌:品牌生活新想像、文化品牌新價值以及行動社群新動能。而我很幸運地被分配到「文化品牌新價值」。第一天的議程是世界咖啡館的型式,讓學員們分組討論三個問題,分別是: 1.品牌如合結合文化意義襯托出自我品牌特色與價值?2.文化以及故事之於品牌成功的關鍵要素為何?3.品牌融入文化如何轉化走入國際市場?The One的執行長為下午討論會的講師,他提到要縮短品牌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有同學在案例提到要做香腸,用一些形象人物、與其他產品結合等等,他指出可以把舊故事再重新操作,可是要把文化的根挖出來,品牌才會長久,他建議學員對哪個產業有興趣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相關的營業額數據,讓自己對整體市場的改變更了解。   第二天下午的議程是由阿原肥皂的創辦人以及掌聲榖粒的總經理來談文化品牌。兩者都是從關懷台灣土地上的事物出發,發自內心的初衷,阿原希望傳遞的理念是「勞動力美學」以及「土地倫理」,比起一般產品的拉入關懷社會的公關活動,顯得更動人、更有說服力。但在談到品牌溝通時,阿原提到品牌需要明星,像蘋果有賈伯斯、王品有戴勝益,他身體力行「阿原肥皂」的理念,直接跟消費者溝通阿原的「勞動美學」以及「土地倫理」,而掌聲穀粒的程昀儀卻有不同的想法,覺得企業有自己的生命,會找到自己的方向。兩個品牌都熬了非常久,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西蒙波娃》

圖片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 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I’m so eager to see you again but i wouldn’t ask to see you not because i’m proud in fact, in front of you i cede all my pride yet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1950年 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波娃〈法國作家〉-越洋情書 ******************************************************************* 西蒙波娃 ,巨擘 我記得是你一次說:我們要學學西蒙波娃的愛情。 他們相愛五十多年,卻仍允許對方在私領域有所發展。(但你用的詞是:亂搞。) 於是我就去圖書館找了《西蒙波娃》的傳記看。 我沒有好好地看你的稿件,你很生氣,但我得跟你說,我的閱讀習慣就是這樣,喜歡先翻過、抓住對方講話的頻率和感覺,再好好的細細的讀。你說,沒有要專心看就不要看。我接受了,事實上我也總是這樣,漫不經心的閱讀。 我們總是一同看電影、討論文學,督促對方寫作。 雖然不是什麼專業的領域,我們的風格又南轅北轍, 可是我好開心有你督促我。 我不是西蒙波娃,我的眼中容不下任何一粒小小的沙。 可是我要學習她的努力與勇敢, 成為最理想對話的對象。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 ──《第二性》 我很喜歡觀察人,但我很少看傳記,看過一次西蒙波娃的傳記之後,我想以後也會多接觸一點,從一個作家下手,觀察他的時代脈絡/推測他下筆的用意與背景,掌握作品會比較好上手。不過前提大概是這個作家的一生高潮迭起吧。 而看西蒙波娃的,無疑是對女性與愛情這個主題吸引。 西蒙波娃1908年出生,過世于1986年,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者,在世時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傳記中提到很多沙特與西蒙波娃對蘇聯共產主義的嚮往與分分合合、政治上的支持與抗爭,但實在沒有深厚的歷史底子,看了也是似懂非懂。(雖然你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