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內容篩選器Contents and Curation
大二的時候,每天花了一個半小時和秀秀一起到北藝大上文化創意產業課程。
那時候我對出版產業仍抱有著巨大的興趣。詹偉雄來,我追著詹宏志的腳步,還傻傻地將出版界的老貓誤成詹宏志。
前天和小寶到東工大聽史丹佛大學教授來談Design Thinking,他們談到課堂上一個學生設計出的新聞閱讀app獲得一輪投資幾百萬。
一個月前我參加日本新創公司說明會,認識一個物理博士,我喝了點酒,開始說些白癡的屁話,他們剛創了一個內容訂閱app,一隻烏龜Camerila。
演講結束後,晚上我們到Big Camera去,我的電腦壞了,我想買一台平板充當我的小筆電。旁邊展示的是亞馬遜的kindle fire和paperwhite,同場加映,樂天的kobo電子書閱讀器。
我問中國清華大學在日本東工大念雙學位的周,怎麼樣才會讓中國人掏錢呢?為什麼電子書閱讀器付費內容在中華圈作不起來?唸理工日文的周說,她不知道,可是網路上隨便搜搜就是免費的完整檔案。
然後我在ios 找到了應用程式:雲端書城,翻頁方便簡繁轉換,上至經典下至最新商業書刊,
我的創業計畫想寫跟內容相關,每天每天吸收片段的知識,像老貓說的五感全開的狩獵狀態,
我想地也許是作家經紀、也許是一個推廣電子閱讀內容的實體店面。
我不知道,想像力在腦袋裡鋪張開來,我可以在腦袋裡如堆樂高這樣,堆高、推倒、堆高、推倒。也許我該找到的是一個已經建好的城堡,找到一個適合我的位置。
在 尋找內容經紀產業的過程中,我看到複眼人販售國外版權的過程,從這個小島、各種語言的小島。在小島上長大的我們。
我看到印度尤還有換人的臉書,然後看到大學一直見到的雙胞胎、他們是天生的媒體人,他們有很多話要說、也有很多人要聽。
我想起大四我找聞靈寫推薦信的過程,她說,他們不要我這種人。
也許在台灣或是在國外念MBA,我始終在與自己抗爭、自己的懶惰、自己的過去, 轉折轉折就過了一年,我沒有好好念完一本書,用半調子的態度生活、作作簡報。切換成商業模式、廣告模式、女巫模式、文學模式、瘋人模式,冥想、喝酒,講著一口爛日文然後想著西班牙文。
一定有個什麼值得好好重視的內容閱讀習慣可以被應用和強化。
不是片段的資訊、而是系統化地對抗我們總是渴望八卦的心理。
還有什麼不是總是翻譯國外的資訊到國內,而是將小島上的故事轉成英文日文西文。
他們問我是誰?我是中國人嗎?
文化真有這麼好切斷嗎?
戰爭的狼煙,我們活得安逸了,忘了我們還在歷史裡面。
我們一點一點撿拾我們所需要的內容咀嚼、吐出來成為我們這樣的人。
Crowd Sourcing, 克里斯引用一個,猜牛的體重為例子,
所有人的答案加起來越接近真實。
我們不能創造我們的歷史嗎?
那時候我對出版產業仍抱有著巨大的興趣。詹偉雄來,我追著詹宏志的腳步,還傻傻地將出版界的老貓誤成詹宏志。
前天和小寶到東工大聽史丹佛大學教授來談Design Thinking,他們談到課堂上一個學生設計出的新聞閱讀app獲得一輪投資幾百萬。
一個月前我參加日本新創公司說明會,認識一個物理博士,我喝了點酒,開始說些白癡的屁話,他們剛創了一個內容訂閱app,一隻烏龜Camerila。
演講結束後,晚上我們到Big Camera去,我的電腦壞了,我想買一台平板充當我的小筆電。旁邊展示的是亞馬遜的kindle fire和paperwhite,同場加映,樂天的kobo電子書閱讀器。
我問中國清華大學在日本東工大念雙學位的周,怎麼樣才會讓中國人掏錢呢?為什麼電子書閱讀器付費內容在中華圈作不起來?唸理工日文的周說,她不知道,可是網路上隨便搜搜就是免費的完整檔案。
然後我在ios 找到了應用程式:雲端書城,翻頁方便簡繁轉換,上至經典下至最新商業書刊,
我的創業計畫想寫跟內容相關,每天每天吸收片段的知識,像老貓說的五感全開的狩獵狀態,
我想地也許是作家經紀、也許是一個推廣電子閱讀內容的實體店面。
我不知道,想像力在腦袋裡鋪張開來,我可以在腦袋裡如堆樂高這樣,堆高、推倒、堆高、推倒。也許我該找到的是一個已經建好的城堡,找到一個適合我的位置。
在 尋找內容經紀產業的過程中,我看到複眼人販售國外版權的過程,從這個小島、各種語言的小島。在小島上長大的我們。
我看到印度尤還有換人的臉書,然後看到大學一直見到的雙胞胎、他們是天生的媒體人,他們有很多話要說、也有很多人要聽。
我想起大四我找聞靈寫推薦信的過程,她說,他們不要我這種人。
也許在台灣或是在國外念MBA,我始終在與自己抗爭、自己的懶惰、自己的過去, 轉折轉折就過了一年,我沒有好好念完一本書,用半調子的態度生活、作作簡報。切換成商業模式、廣告模式、女巫模式、文學模式、瘋人模式,冥想、喝酒,講著一口爛日文然後想著西班牙文。
一定有個什麼值得好好重視的內容閱讀習慣可以被應用和強化。
不是片段的資訊、而是系統化地對抗我們總是渴望八卦的心理。
還有什麼不是總是翻譯國外的資訊到國內,而是將小島上的故事轉成英文日文西文。
他們問我是誰?我是中國人嗎?
文化真有這麼好切斷嗎?
戰爭的狼煙,我們活得安逸了,忘了我們還在歷史裡面。
我們一點一點撿拾我們所需要的內容咀嚼、吐出來成為我們這樣的人。
Crowd Sourcing, 克里斯引用一個,猜牛的體重為例子,
所有人的答案加起來越接近真實。
我們不能創造我們的歷史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