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西蒙波娃》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
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I’m so eager to see you again
but i wouldn’t ask to see you
not because i’m proud
in fact, in front of you
i cede all my pride
yet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1950年 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波娃〈法國作家〉-越洋情書


*******************************************************************

西蒙波娃,巨擘
我記得是你一次說:我們要學學西蒙波娃的愛情。
他們相愛五十多年,卻仍允許對方在私領域有所發展。(但你用的詞是:亂搞。)

於是我就去圖書館找了《西蒙波娃》的傳記看。

我沒有好好地看你的稿件,你很生氣,但我得跟你說,我的閱讀習慣就是這樣,喜歡先翻過、抓住對方講話的頻率和感覺,再好好的細細的讀。你說,沒有要專心看就不要看。我接受了,事實上我也總是這樣,漫不經心的閱讀。

我們總是一同看電影、討論文學,督促對方寫作。
雖然不是什麼專業的領域,我們的風格又南轅北轍,可是我好開心有你督促我。
我不是西蒙波娃,我的眼中容不下任何一粒小小的沙。可是我要學習她的努力與勇敢,成為最理想對話的對象。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第二性》


我很喜歡觀察人,但我很少看傳記,看過一次西蒙波娃的傳記之後,我想以後也會多接觸一點,從一個作家下手,觀察他的時代脈絡/推測他下筆的用意與背景,掌握作品會比較好上手。不過前提大概是這個作家的一生高潮迭起吧。

而看西蒙波娃的,無疑是對女性與愛情這個主題吸引。

西蒙波娃1908年出生,過世于1986年,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者,在世時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傳記中提到很多沙特與西蒙波娃對蘇聯共產主義的嚮往與分分合合、政治上的支持與抗爭,但實在沒有深厚的歷史底子,看了也是似懂非懂。(雖然你說:不行,你要好好讀...)

以下是書的節錄,著重在兩人的感情與西蒙對於"女人"的看法。

西蒙波娃與沙特

西蒙波娃與沙特實在是難以模仿的精神上伴侶,西蒙波娃在《第二性》提到的女性生理上的表徵的消失,卻無法抵擋西蒙是沙特文學上、思想上最好的支持,是朋友也是情人,讓西蒙在沙特的生命裡有難以磨滅的不可取代性。雖然沙特也提到,沒有西蒙他仍會寫作,但是在彼此的辯證下,讓他的文學更豐富。

西蒙波娃寫她跟沙特:

  我一生中最成功的事情,是同沙特保持了那種關係。三十多年來,我們只有一個晚上式是在怏怏不樂中去睡覺。人們總是說,我們的思想幾乎一致,然而我們卻使中一絲不苟地對對方的觀點進行批評、修正或肯定。我們從相同的地方獲得記憶、知識和印象,我們中的一個人說前半段,另個人就能說出後半句,給出相同的答......雖然我們的性格愛好和選擇截然不同,但這我們倆走上相同的思路,在同一時刻產生相同的感觸、相同的記憶與聯想。


沙特說:我看不出我能對生活有什麼指責,它把我所需要的一切都給了我。同時,它又使我明白了,我所需要的東西並不多。

沙特對感情這樣描寫:「我覺得同一個女人有關係就是在某種程度上站有她的感情。力求使她感受到這點,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佔有她的感情──這就是我要作的事情。」


在晚年沙特因為心臟病和高血壓導致全盲,卻不允許自己有空閒的時間,西蒙波娃便用口頭與之對話寫成傳記。在「他──與女人的關係」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西蒙波娃:我想問你的是,我們認識後,你馬上就對我說,你是多伴侶化的,你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女人身上或一個戀愛事件上,事實上你有一些戀愛事件,在這些事件中,你發現女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什麼?

沙特:無論什麼都有吸引力。

西蒙波娃:你是什麼意思?

沙特:我發現你具有我要求于女性的最重要的性質。因此,就把其他的女人放在一邊去了──例如,他們只是長得漂亮,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你表現出來的東西比我希望于女性的多得多,別的人則較少,這樣她們也較少捲入。粗略地說因為曾有一些人很深地捲入。但從整體看不是這樣。



  沙特晚年時為繞她身邊的女人反而變多了,西蒙‧波娃不但不介意這種事,實際上她反而高興沙特能有這些交往活動,只要它們能激發他生之欲望與興趣。可見他們兩人的關係已超出通常意義的愛情關係,而進入一種深層次的理解之中,在西蒙波娃身上,溫柔體貼和豁達開朗這兩者融合在一起。


《第二性》

西蒙波娃認為女性與男性的差別,包括公認為人之常理的差別,都是荒謬的成見,是長久以來對女性加以奴役的結果。

女人一旦把自己擺到任何一個男人之下,就開始進入奴役的狀態,所以她覺得女性的出路是要完全獨立,爭取與男性一致的權利,打破一切社會的成見、習俗觀念,以及自己心裡地偏見。

西蒙波娃認為,女性受生理左右的幅度大得多,男人依年歲的增長而衰老,女人則在某一個年齡突然失去女性的特點,比男人早失去性吸引力與生育力,而這正是社會和她自己心目中曾經給與她生存意義和幸福機會的兩大要素。因此波娃認為女人應該要獨立於世。

西蒙波娃與小她17歲的朗茲曼同居,但早在一開始,她就為這「夏秋之戀」終有分手的一天,因為年齡上的巨大差異,會隨著西蒙波娃因為表徵和器官的失調,由秋天步入冬天而棄她離去。她為他付出母性的慷慨和妻性的柔情。

在《第二性》中描繪一個個中年女性,往往突然生氣勃勃地想彌補過去的損失。良母型的深信自己還能懷孕,熱情地嘗試再創造一個生命;風流的,想再捕捉一個情人,以放縱自己的欲望;愛打扮的,則比往常更熱心于妝扮自己,她們想藉此表示時光的流逝並沒有真正影響她們,他們不惜穿著年輕的服飾,學著稚氣的舉止,誇張的女性依賴性,以企圖回到當男人性愛物的角色。

但事實上,重新生活是不可能的了。

在與阿格雷分手後,她描述:「在鏡子裡,我的臉看上去沒什麼異樣;在我身後,燦爛的往事並未遠去,漫長的歲月在我眼前展開,但是,在這歲月中,往事的光輝不會重新閃耀。它永遠不會重新閃耀。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條界線的另一側,但我什麼時候也沒有跨過這條線啊!」

西蒙波娃的文學地位

西蒙‧波娃四部自傳體回憶錄和《告別沙特》,其規模之巨、篇幅之大,迄今仍無人出其之右。這不僅僅是一個在此領域中有多大的寫作規劃,筆耕勞動有多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回憶的素材有多大的儲存量以及這些素材具有多少社會價值的問題。


****************************************************

在我談了戀愛之後,開始深深意識到"女人"這個身分對我的重要性與威脅性,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利用女性的溫柔去得到一些方便與甜頭;
卻在與其他女性比較之下,開始深感自卑,胸部、臉蛋、長腿......
每天在大眾媒體(最近尤其是臉書)的大量撥送下,我賴以維生的價值鏈岌岌可危,
開始用力化妝,香水,穿好看的衣服......然後難過地問你:你是不是喜歡這型的?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
在大眾媒體和資本主義的理解下,會不會變成美女都是後天努力的?

我寧願相信西蒙說的,讓自己獨立。

就算再多誘惑在沙特周遭,卻無法讓沙特放下西蒙波娃,這就是感情了吧。



留言

  1. 越洋情書的最後一句,有個不熟的人這樣對我說過
    這篇寫得好啊
    最後一段深有同感XD!!

    by剛看完陳雪的中壢女人

    回覆刪除
  2. 這個整理得真是讓人有觸動到: >
    讓我想到成英殊,她跟固定一個boyfriend交往許久,卻從未想要踏入婚姻
    她說,她跟他不適合整日在一起,兩人都太需要私人space去從事自己的理想
    獨立的自我,卻是心靈的共同體。

    真好。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理想國

【Someone】張懸,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