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夏日祭典,Last Summer Feast
八月底,下了整整一個禮拜的雨。 沒下雨的時候,周遭靜悄悄的,一點點涼意,陽光的角度偏了,秋天安靜地來了。 覺得很空很空的感覺。 我並不太懂日本傳統祭典,一群人戴著妖魔鬼怪面具在台上舞動,旁邊的鼓聲、笛聲,神社前架起的舞台。小孩們穿起浴衣、在台下奔跑。 克里斯向我解釋,是因為日本是農業的國家,等到秋日豐收前的空檔,是慶祝(還是祈求豐收)。 也慶祝自己來日本即將滿一年了。和小寶在一起要三年了。 不知道怎麼開口,但是我開始整理在雨城的寫的那些文章,我想趁自己還有一點點想像力的時候,印出來。但是來日本以後我的確是越來越不相信紙本了。可是我想不到更好的方式除了讓別人觸碰的。 在臉書上傳閱的關於小小書房的獨立書店困境,但是如果不努力掙扎地想方設法的話,打再多的文字都是徒勞的。 " 連鎖書店或者網路書店,已經失去詮釋每一本書之特殊性的能力了。因此,你逛連鎖書店、逛網路書店,其實都在逛同一批書。有能力做折扣的出版社、有能力做行銷的出版社、有能力買榜的出版社,有能力同時搞定三大通路的出版社,讓你,走到每一間書店,都能夠看到他們。 所以,當連鎖書店透過總採購決定所有旗下書店的書,當網路書店其實只有首頁可以創造最大銷售量、傳達最大訊息量,一切都在朝均質化的時候,獨立書店還要加值自己什麼?當他有能力每個月數百數千本出版品,挑中這些書,擺進他的書店裡,我想他會有能力,給你每一本書佇立在那裡的理由。 " 除了策展之外,單一的訊息隻字片語都會像一顆孤獨的流星。 這個時代也許更需要合唱。像恆星那樣發光。 ***************************************************** 我在學校裡最好的朋友是Fer,聰明、內向,樂觀、卻敏感。我很喜歡看他笑,像個大男孩。Fer年紀輕輕就做到公司管理職,從工程師顧問到行銷經理管理一個團隊,工作的他強硬、講究邏輯,私下的他卻是一個玩遊戲的小宅男。Fer研究拖延症,我們在實習的公司做的是線上教育,我告訴Fer,問題不是課程多好,而是多少人真的會在線上完成?人類的惰性是這些教育者/工具最大的挑戰。 參加了Start-up Tokyo之後我們兩個決定一起做一個Project,在第一次討論之後,他說,要不要學一點Coding? 我想了一下,「好啊!」 ...